作业帮 > 语文 > 作业

赤壁是一首七言绝句,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?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

来源:学生作业帮 编辑:灵鹊做题网作业帮 分类:语文作业 时间:2024/06/30 22:35:21
赤壁是一首七言绝句,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?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
赤壁是一首七言绝句,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?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主题
赤壁》 杜 牧
  折戟沉沙铁未销,
  自将磨洗认前朝.
  东风不与周郎便,
  铜雀春深锁二乔.
  三、四句直译为
  倘若东风不来,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?三国大局不定,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(今河北临漳县)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,东吴美人大乔(孙策夫人)和小乔(周瑜夫人)可能就深锁铜雀,春恨无限了.
  其实的意思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,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.假若不是东风骤起,蜀军相助,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,那么,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.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,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.
  诗人运用即物感兴,托物咏史的写作手法,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,社稷安危;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.以小见大.后两句是议论,但不同于一般的直接议论,而是从反面落笔: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,那么,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.同时,这两句既是论古,又是借古人抒自己怀抱: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,通晓政治军事曾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,但始终没有大的建树,这两句就是借史事以吐其心中抑郁不平之气.
 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,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,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,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.他不以成败论英雄,对战争的一方——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.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.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“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”的慨叹.